摘要:但是在使用開發(fā)的過程中還是感覺不太順手,本文將闡述我是如何對進行一步步改造以適應個人和團隊開發(fā)需求的。所以說,我們如何在保證的設計原則以及項目規(guī)范性上,對其進行簡化改造,是我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從Vue換到React+Redux進行開發(fā)已經(jīng)有半年多的時間,總的來說體驗是很好的,對于各種邏輯和業(yè)務組件的抽象實在是方便的不行,高階組件,洋蔥模型等等給我?guī)砹撕芏嗑幊趟枷肷系奶嵘?。但是在使用Redux開發(fā)的過程中還是感覺不太順手,本文將闡述我是如何對Redux進行一步步“改造”以適應個人和團隊開發(fā)需求的。
過程中的示例和結果放在了easy-redux,歡迎star。
原文鏈接
在使用Redux開發(fā)的過程中逐漸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我們已經(jīng)將UI組件和業(yè)務組件盡可能的進行抽離,盡可能的保證reduceractions的復用性,
但是我們還是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書寫近乎相同的代碼。尤其是我們組內希望秉承一個原則:盡量將所有的操作及狀態(tài)修改都交由action來執(zhí)行,方便我們對問題進行定位。當我在某大型前端交流群里還看到“不用Redux,不想加班”的說法時,不得不感嘆,需要做些努力來解決我目前的問題了。
是的,Redux對我來說,太復雜了
針對一個簡單的操作,我們需要進行以下步驟來完成:
1.定義action
export const CHANGE_CONDITION = "CHANGE_CONDITION"
2.定義一個對應的action創(chuàng)建函數(shù)
export const changeCondition = condition => ({ type: CHANGE_CONDITION, condition })
3.引入action, 定義reducer, 在復雜的switch語句中,對對象進行更改
import { CHANGE_CONDITION } from "@actions" const condition = (state = initCondition, action) => { switch(action.type) { case CHANGE_CONDITION: return ... default: return state } }
4.在需要時,引入action創(chuàng)建函數(shù), 并將對應的state進行連接
import { changeCondition } from "actions" @connect(...)
我只是想做一個簡單的狀態(tài)修改呀!
可能我們會說,這樣拆分能夠保證我們整個項目的規(guī)范化,增強業(yè)務的可預測性與錯誤定位能力。
但是隨著項目的不斷擴大,每個頁面都有一堆action需要我加的時候,實在是讓人頭痛啊。
而且,針對請求的修改,我們往往要把action拆分成START,SUCCESS,FAILED三種狀態(tài),reducer里需要進行三次修改。而且往往
針對這些修改,我們進行的處理都是大致相同的:更新loading狀態(tài),更新數(shù)據(jù),更新錯誤等等。
所以說,我們如何在保證redux的設計原則以及項目規(guī)范性上,對其進行“簡化改造”,是我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使用middleware簡化請求針對請求的處理,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優(yōu)雅地減少redux請求樣板代碼, 通過封裝了一個redux中間件react-fetch-middleware
來對請求代碼進行優(yōu)化。
大致思路如下:
1.action創(chuàng)建函數(shù)返回的內容為一個包含請求信息的對象,并包含需要分發(fā)的三個action,這三個action可以通過actionCreator進行創(chuàng)建
import { actionCreator } from "redux-data-fetch-middleware" // create action types export const actionTypes = actionCreator("GET_USER_LIST") export const getUserList = params => ({ url: "/api/userList", params: params, types: actionTypes, // handle result handleResult: res => res.data.list, // handle error handleError: ... })
2.在redux中間件中,針對以上格式的action進行處理,首先進行請求,并分發(fā)請求開始的action,
在請求成功和失敗時,分別分發(fā)對應的action
const applyFetchMiddleware = ( fetchMethod = fetch, handleResponse = val => val, handleErrorTotal = error => error ) => store => next => action => { // 判斷action的格式 if (!action.url || !Array.isArray(action.types)) { return next(action) } // 獲取傳入的三個action const [ START, SUCCESS, FAILED ] = action.types // 在不同狀態(tài)分發(fā)action, 并傳入loading,error狀態(tài) next({ type: START, loading: true, ...action }) return fetchMethod(url, params) .then(ret => { next({ type: SUCCESS, loading: false, payload: handleResult(ret) }) }) .catch(error => { next({ type: FAILED, loading: false, error: handleError(error) }) }) }
3.將reducer進行對應的默認處理,使用reducerCreator創(chuàng)建的函數(shù)中自動進行對應處理,并且提供二次處理的機制
const [ GET, GET_SUCCESS, GET_FAILED ] = actionTypes // 會在這里自動處理分發(fā)的三個action const fetchedUserList = reducerCreator(actionTypes) const userList = (state = { list: [] }, action => { // 二次處理 switch(action.type) { case GET_SUCCESS: return { ...state, action.payload } } }) export default combineReducers({ userList: fetchedUserList(userList) })再進一步,簡化Redux Api
經(jīng)過前一步對請求的簡化,我們已經(jīng)可以在保證不改變redux原則和書寫習慣的基礎上,極大的簡化請求樣板代碼。
針對普通的數(shù)據(jù)處理,我們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?
很高興看到這個庫: Rematch
, 對Redux Api進行了極大的簡化。
但是有些功能和改進并不是我們想要的,因此我僅對我需要的功能和改進點進行說明,并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實現(xiàn)。我們來一步步看看
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。
針對reducer,我們不希望重復的引用定義的各個action, 并且去掉冗長的switch判斷。其實我們可以將其進行反轉拆分,將每一個action定義為標準化的reducer, 在其中對state進行處理.
const counter = { state: 1, reducers: { add: (state, payload) => state + payload, sub: (state, payload) => state - payload } }2.復雜的action創(chuàng)建函數(shù)
去掉之前的action和action創(chuàng)建函數(shù),直接在actions中進行數(shù)據(jù)處理,并與對應的reducer進行match
export const addNum = num => dispatch => dispatch("/counter/add", num)
我們會看到,與reducer進行match時,我們使用了"/counter/add"這種命名空間的方式,
目的是在保證其直觀性的同時,保證action與其reducer是一一對應的。
我們可以通過增強的combinceReducer進行命名空間的設定:
const counter1 = { ... } const counter2 = { ... } const counters = combinceReducer({ counter1, counter2 }) const list = { ... } // 設置大reducer的根命名空間 export default combinceReducer({ counters, list }, "/test") // 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來訪問 dispatch("/test/counters/counter1/add")3.別忘了請求
針對請求這些異步action,我們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修改, dispatch一個對象
export const getList = params => dispatch => { return dispatch({ //對應到我們想要dispatch的命名空間 action: "/list/getList", url: "/api/getList", params, handleResponse: res => res.data.list, handleError: error => error }) }
同時,我們在reducer中進行簡單的處理即可,依舊可以進行默認的三個狀態(tài)處理
const list = { // 定義reducer頭,會自動變?yōu)間etList(開始請求),getListSuccess,getListFailed // 并進行l(wèi)oading等默認處理 fetch: "getList" state: { list: [] }, reducers: { // 二次處理 getListSuccess: (state, payload) => ({ ...state, list: payload }) } }與項目進行整合
我們會看到,我們已經(jīng)將redux的api進行了極大的簡化,但是依舊保持了原有的結構。目的有以下幾點:
依舊遵循默認原則,保證項目的規(guī)范性
通過約定和命名空間來保證action和reducer的match
底層還是使用redux實現(xiàn),這些只不過是語法糖
保證與老項目的兼容性
原有的數(shù)據(jù)流變成了這樣:
因此,我們是在redux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封裝的,我們依然保證了原有的Redux數(shù)據(jù)流,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可回溯性,增強業(yè)務的可預測性與錯誤定位能力。這樣能極大的保證與老項目的兼容性,所以我們需要做的,只是對action和reducer的轉化工作
1.combinceReducer返回原格式的reducer我們通過新的combinceReducer,將新的格式,轉化為之前的reducer格式,并保存各個reducer其和對應的action的命名空間。
代碼簡單示意:
//獲取各reducers里的方法 const actionNames = Object.keys(reducers) const resultActions = actionNames.map(action => { const childNamespace = `${namespace}/${action}` // 將action存入namespace Namespace.setActionByNamespace(childNamespace) return { name: Namespace.toAction(childNamespace), fn: reducers[action] } }) // 返回默認格式 return (state = inititalState, action) => { // 查詢action對應的新的reducer里的方法 const actionFn = resultActions.find(cur => cur.name === action.type) if (actionFn) { return actionFn.fn && actionFn.fn(state, action.payload) } return state }2.新的action創(chuàng)建函數(shù)最終dispatch出原格式的action
我們需要把這樣格式的函數(shù),轉化成這樣
count => dispatch => dispatch("/count/add", count) //or params => dispatch => { dispatch("/count/add", 1), dispatch("/count/sub", 2) } //結果 count => ({ type: "count_add", payload: count })
這里的處理比較復雜,其實就是改造我們的dispatch函數(shù)
action => params => (dispatch, getstate) => { const retDispatch = (namespace, payload) => { return dispatch({ type: Namespace.get(namespace), payload }) } return action(params)(retDispatch, getstate) }總結
通過對Redux Api的改造,相當于二次封裝,已經(jīng)很大的簡化了目前在項目中的樣板代碼,并且在項目中很順暢的使用。
針對整個過程,其實還有幾個可以改進的地方:
actions的轉化過程,交由中間件處理
性能問題,目前相當于多做了一層轉化,但是目前影響不大
reducer,action復用
有興趣的話,歡迎探討~ 附上github easy-redux
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,未經(jīng)允許請勿轉載,若此文章存在違規(guī)行為,您可以聯(lián)系管理員刪除。
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:http://systransis.cn/yun/95246.html
摘要:手挽手帶你學入門四檔用人話教你,理解架構,以及運用在中。學完這一章,你就可以開始自己的項目了。結合搭建基礎環(huán)境我們上一章講過了的原理,內部是有一個的,只有才可以控制它變化。 手挽手帶你學React入門四檔,用人話教你react-redux,理解redux架構,以及運用在react中。學完這一章,你就可以開始自己的react項目了。 視頻教程 上一篇我們自己實現(xiàn)了Redux,這一篇我們來...
摘要:然后循環(huán)調用中的更新函數(shù),更新函數(shù)一般是我們的渲染函數(shù),函數(shù)內部會調用來獲取數(shù)據(jù),所以頁面會更新。前言 前幾天寫了一篇react另一個狀態(tài)管理工具Unstated的源碼解析。 開啟了我的看源碼之路。想一想用了好長時間的redux,但從沒有深究過原理,遇到報錯更是懵逼,所以就啃了一遍它的源碼,寫了這篇文章, 分享我對于它的理解。 API概覽 看一下redux源碼的index.js,看到了我們最...
摘要:然后循環(huán)調用中的更新函數(shù),更新函數(shù)一般是我們的渲染函數(shù),函數(shù)內部會調用來獲取數(shù)據(jù),所以頁面會更新。 歡迎訪問個人網(wǎng)站:https://www.neroht.com/ 前言 前幾天寫了一篇react另一個狀態(tài)管理工具Unstated的源碼解析。開啟了我的看源碼之路。想一想用了好長時間的redux,但從沒有深究過原理,遇到報錯更是懵逼,所以就啃了一遍它的源碼,寫了這篇文章,分享我對于它的理...
摘要:最近在做一些梳理,把平時記錄的一些筆記和實踐整理成完整的短篇技術文章。下一步我們要處理的是樣式。相比最初的版本多了一些代碼,因為我們把一些關鍵邏輯拆分到了不同的組件中,干凈并不意味著少。 最近在做一些梳理, 把平時記錄的一些筆記和實踐整理成完整的短篇技術文章。 這篇主要說一下如何精簡你的React Components showImg(https://segmentfault.com...
閱讀 1191·2023-04-26 02:38
閱讀 1484·2021-11-22 09:34
閱讀 1191·2021-09-26 10:19
閱讀 3180·2019-08-29 17:15
閱讀 3532·2019-08-29 12:27
閱讀 1722·2019-08-26 13:51
閱讀 1869·2019-08-26 13:47
閱讀 1020·2019-08-26 12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