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原生實現(xiàn)對元素的拖拽一背景介紹此處為鋪墊內(nèi)容,可跳過隨著前端的不斷發(fā)展,各種各樣的前端規(guī)范和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,極大地拓展了開發(fā)者的操作空間,也大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。
原生 JS 實現(xiàn)對 html 元素的拖拽 一、背景介紹
【此處為鋪墊內(nèi)容,可跳過】 隨著 Web 前端的不斷發(fā)展,各種各樣的前端規(guī)范和新知識、新技術層出不窮,極大地拓展了開發(fā)者的操作空間,也大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。而隨著移動端的不斷發(fā)展,在移動端,人機交互方式發(fā)生了很大轉(zhuǎn)變,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對提供給用戶的 “動作” 有了更高要求,例如拖拽功能,就是在移動端會經(jīng)常接觸到的功能。此文就詳細地講解一下,一個簡單的拖拽功能的實現(xiàn)(拖拽元素可改變,瀏覽器窗口邊界檢測)。
二、知識準備為了讓各位對此文內(nèi)容有更深刻的掌握,需要掌握如下知識。
1、clientX,clientY 屬性
clientX( clientY ) 事件屬性返回當事件被觸發(fā)時鼠標指針相對于瀏覽器當前可視窗口的水平(垂直)坐標。
注意:不包括工具欄和滾動條
2、offsetTop,offsetLeft 屬性
offsetTop ( offsetLeft ),指的是子元素距離其父元素的上邊框(左邊框)的偏移量,在不同的瀏覽器中其值不同,且與父元素的 position 屬性( position: static; 除外)有關。在不同瀏覽以及不同 position 下的具體值,讀者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,因其內(nèi)容較多,就不展開論述了。
3、clientWidth,clientHeight屬性
Element.clientWidth( Element.clientHeight )屬性表示元素的內(nèi)部寬度,以像素計。該屬性包括內(nèi)邊距,但不包括垂直滾動條(如果有)、邊框和外邊距。該屬性值會被四舍五入為一個整數(shù)。如果你需要一個小數(shù)值,可使用 element.getBoundingClientRect() 。
4、setCapture,releaseCapture 方法
三、實現(xiàn)思路MDN 對 SetCapture() 函數(shù)的說明為:“該函數(shù)在屬于當前線程的指定窗口里設置鼠標捕獲。一旦窗口捕獲了 鼠標,所有鼠標輸入都針對該窗口,無論光標是否在窗口的邊界內(nèi)。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窗口捕獲鼠標。如果鼠標光標在另一個線程創(chuàng)建的窗口上,只有當鼠標鍵按下時系統(tǒng)才將鼠標輸入指向指定的窗口。”
通俗來講,舉個栗子:一只羊被一根有彈性的繩子( SetCapture )拴在木樁,羊可以在繩子可以延展的范圍內(nèi) 隨意活動,但永遠無法擺脫繩子的束縛。除非有其他因素導致繩子斷了(使用了 ReleaseCapture 或點擊了其他窗口)。
ReleaseCapture() 用來釋放鼠標捕獲,當不再需要繼續(xù)獲得鼠標消息就要應該調(diào)用 ReleaseCapture() 釋放掉,否則別的線程想捕獲鼠標事件就會失敗。注意:SetCapture() 和 ReleaseCapture() 必須成對出現(xiàn)。
如果想對元素進行拖拽,那么必須使用三個事件,并且這三個事件的使用順序不能打亂。
1、onmousedown:鼠標按下事件 2、onmousemove:鼠標移動事件 3、onmouseup:鼠標抬起事件
拖拽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據(jù)鼠標的移動來移動被拖拽的元素。鼠標的移動也就是 x、y 坐標的變化;元素的移動就是元素 position 屬性的 top 和 left 值的改變。當然,并不是任何時候移動鼠標都要造成元素的移動,而應該判斷鼠標左鍵的狀態(tài)是否為按下狀態(tài),是否是在可拖拽的元素上按下的。具體過程如下:
拖拽狀態(tài)?=?false 鼠標在元素上按下之后 { 拖拽狀態(tài)?=?true 設置鼠標捕獲 記錄下鼠標的 x,y 坐標 記錄下元素的 x,y 坐標 } 鼠標在元素上移動時 { 若拖拽狀態(tài)為 false 就什么也不做 如果拖拽狀態(tài)是 true,那么 元素的 y?坐標 =?現(xiàn)在鼠標 y?-?原來鼠標 y?+?原來元素 y 元素的 x?坐標 =?現(xiàn)在鼠標 x?-?原來鼠標 x?+?原來元素 x } 鼠標抬起時 { 拖拽狀態(tài)?=?false }四、完整源碼
原生JS實現(xiàn)元素拖拽
五、案例總結(jié)注意事項
1、onmousedown 事件中的操作對象為拖拽元素,而 onmousemove 和 onmouseup 事件中的操作對象為 document,這是因為,點擊某物體時,用需要拖拽的對象即可,onmousemove 和 onmouseup 是全局區(qū)域,也就是整個文檔通用,應該使用 document 對象而不是被拖拽的對象(否則,采用拖拽對象時物體只能往右方或下方移動)2、之所以使用 setCapture() 和 releaseCapture(),其目的是為了修復低版本 IE 的 bug。在低版本 IE 下,當我們在要拖動的元素上,按下鼠標按鈕拖動時,當拖動過快,或者是超出瀏覽器的文檔窗口時,拖動對象身上的 onmousedown 事件就會失效。在 Chrome 我們可以為 doucment 綁定 onmouseout 事件來判斷是否發(fā)生這樣的情況,但是 IE 下卻行不通,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時為要拖動的元素對象鎖定鼠標事件,在拖動后再解除事件鎖定。在本例中,這兩個方法用于 onmousedown 和 onmouseup 中。
3、另外,在 Firefox 中有相似的功能,它們分別是:
captureEvents ( Event.eventType )
releaseEvents ( Event.eventType )
雖然元素的拖拽算是一個比較基礎的知識點,但在實現(xiàn)的過程中,有許多細節(jié)需要注意,例如計算坐標的時候,對那幾個屬性的了解程度,再例如,事件的觸發(fā)順序,還有,IE 中的事件獲取, setCapture() 和 releaseCapture() 等。
雖然 H5 直接提供了拖拽 API,但為了兼容性,小伙伴們還是需要用 js 去處理的。上例中,雖然對拖拽做了一定的兼容性處理和封裝,拖拽對象可以是 div,圖片,文字等,但總的來說,是一個比較基礎的實現(xiàn),但有了這個原型,小伙伴們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需求,再加以封裝和拓展,例如限定拖拽方向、范圍、速度等等。有任何疑問或建議,可以在評論區(qū)留言哦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。
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,未經(jīng)允許請勿轉(zhuǎn)載,若此文章存在違規(guī)行為,您可以聯(lián)系管理員刪除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本文地址:http://systransis.cn/yun/54106.html
摘要:原生實現(xiàn)對元素的拖拽一背景介紹此處為鋪墊內(nèi)容,可跳過隨著前端的不斷發(fā)展,各種各樣的前端規(guī)范和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,極大地拓展了開發(fā)者的操作空間,也大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。 原生 JS 實現(xiàn)對 html 元素的拖拽 一、背景介紹 【此處為鋪墊內(nèi)容,可跳過】 隨著 Web 前端的不斷發(fā)展,各種各樣的前端規(guī)范和新知識、新技術層出不窮,極大地拓展了開發(fā)者的操作空間,也大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。而隨著...
摘要:前面幾篇文章,我跟大家分享了的一些基礎知識,這篇文章,將會進入第一個實戰(zhàn)環(huán)節(jié)利用前面幾章的所涉及到的知識,封裝一個拖拽對象。不封裝對象直接實現(xiàn)利用原生封裝拖拽對象通過擴展來實現(xiàn)拖拽對象。 showImg(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img/remote/1460000008699587); 前面幾篇文章,我跟大家分享了JavaScript的一些基礎知識,這篇文章,...
摘要:涉及部分的,不會對理解全局產(chǎn)生干擾。在上監(jiān)聽事件,當為畫布時,通過創(chuàng)建一個藍色虛線框移動的時候,更新的位置在上監(jiān)聽事件,落在畫布時,創(chuàng)建一個的節(jié)點從而完成整個拖拽添加元素的功能。 showImg(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img/remote/1460000019564977);showImg(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img/remot...
摘要:涉及部分的,不會對理解全局產(chǎn)生干擾。在上監(jiān)聽事件,當為畫布時,通過創(chuàng)建一個藍色虛線框移動的時候,更新的位置在上監(jiān)聽事件,落在畫布時,創(chuàng)建一個的節(jié)點從而完成整個拖拽添加元素的功能。 showImg(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img/remote/1460000019564977);showImg(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img/remot...
閱讀 465·2023-04-25 23:00
閱讀 3496·2021-11-22 13:54
閱讀 1899·2021-10-27 14:14
閱讀 1487·2019-08-30 13:59
閱讀 3512·2019-08-23 16:15
閱讀 1959·2019-08-23 16:06
閱讀 3328·2019-08-23 15:26
閱讀 1258·2019-08-23 13:48